部门概况

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,成立于2022年10月25日,其前身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,是学校党政直接领导的独立的二级教学和科研机构。设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、思想道德与法治课、形势与政策课、思政选修课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劳动教育8个教研室,承担着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劳动教育等课程的教学及科研工作。

教学团队卓越。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素养扎实、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。现有专职思政课教师62人,高级职称教师12人,其中教授5人,副教授7人,硕士学位教师占98%以上。其中“山东省优秀思政课教师”2人,全省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”1人。1名教师入选山东省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总队专家,1名教师获“山东省优秀家庭教育志愿者”荣誉称号。潍坊市“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”2人,潍坊高校“十佳思政课教师”3人,潍坊市“师德标兵”2人。潍坊市“首届中青年社科研究优秀人才”2人,潍坊市“第四届中青年社科研究拔尖人才”2人,潍坊市“百名理论人才”1人,潍坊“社科普及工作先进个人”2人。建有省首届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,潍坊市“思政名师工作室”1个,院级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”1个。马院教师受邀参加全国性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讨会并做教学展示,受邀参与《师说新育》《建党100周年特别节目》《谁执法谁普法》《同一堂课》等节目,受到一致好评。

教学成绩突出。近年来,学院建成省、市级思政“金课”等精品课程13门,潍坊市高校“十大思政教育创新项目”2个。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、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“萌新磨课”比赛一等奖、山东省思政课教学设计比赛特等奖、山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二等奖、山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大赛一等奖等省级及以上奖项16项,指导学生获各级各类比赛奖项15余项。教学团队探索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“三因”(“因材施教”“因势利导”“因业制宜”)和“三聚焦”(聚焦“需求”、聚焦“信仰”、聚焦“方法”)教学模式,使得铸魂育人质量显著提高,成果更是被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《潍坊日报》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,我院也被确定为2021年潍坊市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试点单位。

教研及科研成果突出。完成省、市级教科研课题70余项,其中山东社科规划课题5项、山东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项、山东人文社科课题5项、山东高校人文社科课题2项、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应用研究项目2项、山东省“黄河生态保护和教育高质量发展”教育教学专项课题1项、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5项。山东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、山东教育教学改革课题3项。荣获山东省“携手同行”优秀心理辅导案例三等奖1项、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1项;获得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、三等奖5项,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成果奖三等奖2项,潍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3项。编写《红色丰碑——潍坊红色文化教程》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——做一个心理阳光的人》《大学语文》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》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》等教材多部,多人荣获省级、市级科研成果奖。

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,面向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,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,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按照政治强、情怀深、思维新、视野广、自律严、人格正的要求,守正前行,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“八个相统一”要求,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代化、实践化教学改革,打造学生真心喜爱、终身受益的思政课程,争做新时代大学生喜爱的人生导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