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沈香萍,女,汉族,山东省临朐县人,200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,硕士研究生学历,文学硕士学位,现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教授,省首届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,第四届潍坊市社会科学研究拔尖人才,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教学名师、教学改革先进个人。主要讲授大学语文,国学智慧等课程。在cssci来源期刊《齐鲁学刊》、中文核心期刊《理论学刊》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;主持课题13项,其中省部级课题5项,包括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,省教改重点资助项目2项,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项,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。出版专著一部,获得发明专利一项。先后两次被潍坊市社科联评为潍坊市社会科学研究优秀人才;先后8次获得潍坊工程职业学院“先进个人”或“优秀个人”荣誉称号,2018年被评为潍坊市社会科学研究拔尖人才。
1998年8月至2006年9月,在潍坊教育学院从事中文教学工作,讲授《文学概论》《大学语文》等课程,2006年9月至2009年7月在山东大学文学和新闻传播学院攻读文艺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,2009年8月至今在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优秀传统文化中心从事《大学语文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。
获得的荣誉主要有:
1.2011年2月,在年度考核中获得潍坊教育学院“2010年优秀个人”荣誉称号;
2.2012年2月,在年度考核中获得潍坊工程职业学院“2011年优秀个人”荣誉称号;
3.2014年2月,在年度考核中获得潍坊工程职业学院“2013年度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;
4.2016年2月,在年度考核中获得潍坊工程职业学院“2015年度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;
5.2017年2月,在年度考核中获得潍坊工程职业学院“2016年度优秀个人”荣誉称号;
6.2018年2月,在年度考核中获得潍坊工程职业学院“2017年度优秀个人”荣誉称号;
7.2021年2月,在年度考核中获得潍坊工程职业学院“2020年度优秀个人”荣誉称号;
8.2022年2月,在年度考核中获得潍坊工程职业学院“2021年度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;
9.2018年3月,潍坊工程职业学院“教学改革先进个人”;
10.2011年8月,潍坊市社会科学研究优秀人才;
11.2012年10月,潍坊市中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优秀人才;
12.2018年10月,第四届潍坊市社会科学研究拔尖人才;
13.2017年9月,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优秀教师;
14.2018年9月,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优秀教师;
15.2020年10月,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2019-2020 “教学改革先进个人”;
16.2020年9月,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优秀教师;
17.2020年12月,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教学名师;
18.2022年10月,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优秀教师。
获得的奖励主要有:
1.2018年10月,课题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统一性研究》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;
2.2018年10月,课题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统一性研究》获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;
3.2019年12月,论文《创世母神:老子“道”论的本喻》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;
4.2020年4月,课题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移动学习研究》获院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;
5.2010年10月省级课题《企业文化建设研究》获得二等奖;
6.2010年10月论文《<阿拉比>审美意蕴分析》获得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(第18届);
7.2012年10月,论文《老子尚阴崇母思想研究》获得潍坊市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;
8.2013年12月,课题《老子阴柔美思想研究》获得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首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,论文《水:老子“道”论的理念直观》获得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首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;
9.2014年10月,课题《老子阴柔美思想研究》获得潍坊市第二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;
10.2016年12月,课题《青州古城宗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》被评为潍坊市优秀课题;
11.2022年9月,论文《传统诚信文化和大学生诚信教育》获潍坊市第三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。
主持的课题主要有:
1.2015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统一性研究》;
2. 2015年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《审美视域下济南市“天下泉城”文化旅游发展研究》;
3.2016年潍坊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《青州古城宗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》;
4.2016年文化厅艺术科学重点课题《济南市“天下泉城”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研究》;
5.2017年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《微时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移动学习平台的建构和应用》;
6.2017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(重点资助)《微时代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移动学习研究》;
7.2017年潍坊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《民俗文化对潍坊市城市形象的建构和提升研究》;
8.2017年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重点课题《潍坊市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》;
9.2018年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
10.2019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资助课题《微学习空间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》;
11.2010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《老子阴柔美思想研究》;
12.2011年院级课题《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》;
13.2010年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《企业文化建设研究》;
14.2010全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“十一五”规划课题《老子阴柔思想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》;
发表的论文主要有:
1.《创世母神:老子“道”论的本喻》(2018年9月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,cssci来源期刊《齐鲁学刊》);
2.《水:老子“道”论的理念直观》(2011年4月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,cssci来源期刊《理论学刊》);
3.谈老子“道”论的母性本位意识 (2009年4月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《时代文学》);
4.老子阴柔美思想研究(2009年6月山东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);
5.当代审美文化建设和古代审美文化资源 (2009年9月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《理论学刊》,第二作者,与山东大学教授、博导仪平策先生合作);
6.《老子》尚阴崇母思想研究(2010年12月发表在《潍坊教育学院学报》);
7.《阿拉比》审美意蕴分析(2008年8月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《时代文学》
8.《老子“道”之“有”与“无”思想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》(2012年7月发表在《剑南文学》);
9.《浅谈原始社会的母性崇拜》(2012年7月发表在《北方文学》);
10.《<道德经>水意象的审美内涵》(2012年7月发表在《现代语文》);
11.《探析古典艺术的审美特征》(2012年7月发表在《旅游纵览》);
12.《道德经》婴儿意象的审美内涵(2012年7月发表在《文学界》);
13.《企业文化:中西文化的合流》(2012年6月发表在《现代企业教育》;
14《浅谈美感的特征》(2012年8月发表在《剑南文学》);
15. 《老子和谐思想分析》(2016年6月发表在《山东行政学院学报》);
16.《传统诚信文化和大学生诚信教育》(2021年6月发表在《安顺学院学报》)。
专著:
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建构》,2021年8月,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。
专利:
一种用于教学的多功能扩音装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