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促进教师发展,建设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,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,2月1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海岱阁318会议室进行了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《形势与政策》《“四史”教育》《劳动教育》五门课程的集体备课。
集体备课围绕着章节内容、重点难点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融入两门课程的教学等方面展开,备课形式以“主备初备、主备发言、集体研讨”的模式进行。老师们准备充分,发言踊跃。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学的新教师,都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,集思广智,个人素质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。
刘万韬主任就集体备课会进行了总评,肯定了老师们的劳动成果,提出备课与科研、课题跟教改相结合,鼓励大家取长补短、扎实自己的基本功,不断提升思政教师的教学素养。全体思政课教师一致表示,要认真落实“八个统一”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和思政课教师的“六要”要求,在今后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,教师为主导,将课程思政、思政课程和专业思政等有机融合,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彻底融入思政课教学中,让思政课更有深度和温度,真正增强学生的获得感,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。
集体备课改变过去教师“闭门造车”“单打独斗”的备课方式,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,教师们能够互相学习,取长补短。不断总结教学经验、改进教法,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集体备课优势,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、终身受益的“金课”。